我国最早的光学厂为1939年1月成立的昆明光学仪器厂,是当时中国唯一的光学厂,全部机器设备、工具、塬料都是从国外进口,当然也包含研磨光学玻璃的喷砂磨料—金刚砂,这都是工业落后造成的。
最早用作金刚砂的塬料是手工业者粗磨玉料用的一种铁矿石—玉砂,硬度等指标均符合做光学金刚砂的原料。前人们通过该材料制成的金刚砂外观形状、色泽、棱角等都较好,强度、硬度、磨削力等物理性能均不差,使用效果与进口同类金刚砂磨削效果相近。
40年代的工艺水平无法筛分出用于光学工厂细磨镜头使用的细金刚砂,只能用沉淀分级分选,但如何筛选对当时我国的技术人员来说是个难题,所以只能采用实验进行试制。
用玉砂进行试制细金刚砂,当时的工艺是这样的:
先将塬料淘洗,用铁器捣碎,捣碎后混合塬料装在水缸中,渗水搅拌,按不同沉淀时间进行多次分选,粒度、均匀度不断检验,合乎要求的各号细砂分别取出加以干燥,再用细筛提杂质,分成各号细金刚砂。分选细砂后的脚砂,烤干后分筛出各号粗、中砂。
虽不够精制,但却在相当艰苦的条件下制作出了质量接近美国产品的金刚砂,符合生产需要。